“中国制造”符号下的刀具业
2004年,我国共出口高速钢刀具19.39亿件,相当于日本全年高速钢刀具产量的25倍。到2005年,我国共生产高速钢刀具36.5亿件(其中出口25.5亿件),销售收入109亿元,而同年日本生产高速钢刀具0.97亿件,销售收入8.813亿美元。国外的高速钢刀具生产厂甚至高速钢厂,有的调整生产类型,有的转移制造基地,还有的已经将整个企业卖给了中国公司(例如2006年,肯纳将其位于英国的一家基于高速钢业务的公司剥离,出售给了一家注册于我国广东的公司)。
“中国制造”符号下的刀具业
根据有关估计,2006年全球高速钢产量总额约为25.1万吨,而中国制造商生产的吨数相当于此产量总额的约35.5%;而中国2006年的刀具产值接近200亿元人民币(折合约26亿美元),与全球130亿美元相比,大约占20%。
“中国制造”符号下的刀具业
中国的许多工具工厂在努力发展自有技术的同时,前些年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刀具制造设备和进口原材料,开始迈向赶超世界水平、争取取代进口的道路。
“中国制造”符号下的刀具业
在刀具行业,提到“德国制造”,通常意味着质量保证、工艺精湛、耐用和技术先进。但实际上,德国的出口商品从1887年开始被打上“德国制造”的商标时,口碑并不是很好,颇有点像今天的“中国制造”或20世纪50年代的“日本制造”,让人联想到廉价和仿制。但现在,德国的刀具企业以他们的产品质量和高可靠性而自豪。据我所知,不管是被山特维克收购的瓦尔特,被肯纳收购的威迪亚,被伊斯卡收购的英格索尔,他们的德国工程师们都在为他们的产品出自德国而自豪。升级刀具的“中国制造”,我们需要采取很多的措施,因为那是一个系统工程,但提高质量、保证工艺、注意每一个制造细节,应该是一个必须的措施。